俗语有言:早上立了秋,晚上凉飕飕。立秋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起始,立秋处于处暑之前,尚未出“三伏天”,白天依旧暑热未减,不过早晚会凉快许多。 立秋后有“贴秋膘”的习俗,古时候流行在立夏、立秋的时候“悬秤称人”,用来对比肥瘦,也是古人鉴别健康的标准,体重减轻了叫过了“苦夏”,在夏天受了苦,到了秋天就要补一补,称之为“贴秋膘”。 不过贴秋膘也不能大鱼大肉的乱补,因为还未出伏,还是建议这个阶段少吃一些高脂肪,高热量的猪肉,吃多了不仅容易给肠胃带来较重的负担,同时也容易上火。从立秋到末伏,若是想贴秋膘,推荐多吃这4种肉,补充合适的营养,顺应时节舒服入秋。 一、鸭肉老话说“伏天吃鸭,药方不抓”,鸭肉性凉味甘,营养丰富,适合伏天食用。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矿物质,在末伏前后吃鸭肉不仅滋补身体,还不会秋燥上火。 推荐:【莲藕老鸭汤】 食材:半只老鸭、莲藕、枸杞、姜 1、老鸭冲洗干净,盆里放盐、料酒、清水搅拌后,放入老鸭浸泡10分钟,再抓揉洗出血水。 2、莲藕去皮洗净,切成块,泡入清水中防止氧化。姜切片,枸杞浸泡备用。 3、煮锅添水,放入料酒、姜片,冷锅冷水放入老鸭,水沸后焯水5分钟捞出。 4、将老鸭放入砂锅中,加姜片和开水,小火慢炖30分钟。 5、放入莲藕、枸杞,炖煮约15分钟,放半勺胡椒粉,适量的盐、鸡精调味,搅拌均匀后即可关火出锅。 二、鱼肉鲜嫩多汁的鱼肉一年四季都适合,低脂肪高营养,常吃对身体十分有益。闷热的三伏天觉得红肉油腻时,就可以换口味吃一些鱼肉,可以帮助消除燥热,缓解秋燥的烦闷。 推荐:【清蒸巴沙鱼】 食材:巴沙鱼、粉丝1把、白菜叶子1片、大蒜、小米椒 1、巴沙鱼片洗净切成大方块,放碗中加料酒、淀粉抓匀腌制3分钟。 2、碗里放蒜末、辣椒圈,两勺蒸鱼豉油,两勺生抽,两勺清水,半勺糖,适量盐,搅拌均匀。 3、粉丝泡发,盘子底垫一片白菜叶,粉丝放在上面,巴沙鱼片放在粉丝上,浇上料汁。 4、蒸锅大火蒸制15分钟,不盖盖子。蒸好后撒上白芝麻,浇一勺热油激香即可食用。 三、虾肉大虾营养十分丰富,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优质蛋白,单是蛋白质含量就是鱼蛋奶的几倍。虾肉和其他禽类相比,脂肪少,还含有牛磺酸、钾等微量元素,口感细嫩鲜香,很容易被中老年吸收消化。 推荐:【扁豆炒虾仁】 食材:扁豆、大虾、胡萝卜、生姜、大蒜 1、扁豆掐头去尾,撕去豆筋,洗净后切段。胡萝卜洗净切片,姜切丝,大蒜切末。 2、大虾去头去尾,剥去虾壳挑出虾线。虾仁洗净后放入碗中,加半勺料酒,半勺生抽,一勺淀粉,适量胡椒粉、盐,抓匀腌制15分钟。 3、煮锅添水,水沸后放半勺盐半勺油,倒入扁豆段焯水,约3分钟捞出控水。 4、起锅烧油,油热后放入姜丝、部分蒜末爆香,倒入虾仁,淋一勺料酒翻炒变色后盛出。 5、重新起锅,油热后放入剩余蒜末爆香,倒入扁豆段翻炒2分钟,加入两勺生抽,一勺蚝油,炒匀后放半碗清水,中火翻炒3分钟。 6、倒入胡萝卜继续翻炒3分钟,转大火放入虾仁翻炒数下,撒盐、鸡精调味,汤汁收紧后即可关火。 四、鸡肉民间有“入伏吃只鸡,一年好身体”的说法,鸡肉高蛋白低脂肪,末伏滋补也不宜过于油腻,正适合吃鸡肉,减少油脂摄入,降低燥热。 推荐:【莲藕鸡肉丸子】 食材:莲藕、鸡胸肉、胡萝卜、姜、小米椒、蒜、小葱 1、碗中加适量盐水、料酒,鸡胸肉浸泡10分钟。取出切丝,之后剁成肉末。 2、莲藕去皮切碎,胡萝卜也洗净切碎,姜切姜末备用。 3、盆中放入鸡肉末、胡萝卜、莲藕,四勺淀粉,两勺生抽,少量料酒、盐,搅拌均匀,腌制10分钟。 4、锅中倒入适量油,油温五成热时将肉馅团成丸子下入油锅,炸至定型后搅动捞出,等到油温八成热时,复炸20秒。 5、准备好辣椒圈、蒜末、葱花,碗中放两勺生抽,一勺蚝油,一勺香醋,半勺白糖,适量淀粉、胡椒粉、盐、鸡精,两勺清水,搅拌均匀。 6、炒锅倒少量油,油热后倒入料汁,小火熬至浓稠,倒到丸子上,再撒葱花点缀即可。 ——老井说——末伏前后虽已立秋,但仍未逃离酷暑的炎热成都股票配资公司,大家在夏末秋初滋补身体时,还是要选择清补的食材,不宜过油过腻。还可以多吃时令果蔬,增加维生素、水分,避免秋燥上火的烦扰。 我是市井觅食记,与世界交手多年,依然光彩依旧,兴致盎然!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,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,关注我,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。 生抽莲藕胡萝卜料酒老鸭发布于:河南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 |